影響球墨鑄造的因素有哪些
影響球墨鑄造的因素有很多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澆冒口及冷鐵。若澆注系統(tǒng)、冒口和冷鐵設置不當,不能金屬液順序凝固;另外,冒口的數(shù)量、大小以及與鑄件的連接當否,將影響冒口的補縮效果。
碳當量。提高碳當量,增大石墨化膨脹,可減少縮孔縮松。此外,提高碳當量還可提高球鐵的流動性,有利于補縮。
磷。鐵液中含磷量偏高,使凝固范圍擴大,同時低熔點磷共晶在凝固時得不到補給,以及使鑄件外殼變弱,因此有增大縮孔、縮松產(chǎn)生的傾向。
稀土和鎂。稀土殘余量過高會惡化石墨形狀,降低球化率,因此稀土含量不宜太高。而鎂又是一個強烈穩(wěn)定碳化物的元素,阻礙石墨化。由此可見,殘余鎂量及殘余稀土量會增加球鐵的白口傾向,使石墨膨脹減小,故當它們的含量較高時,亦會增加縮孔、縮松傾向。
壁厚。當鑄件表面形成硬殼以后,內部的金屬液溫度越高,液態(tài)收縮就越大,則縮孔、縮松的容積不僅值增加,其相對值也增加。另外,若壁厚變化太突然,孤立的厚斷面得不到補縮,使產(chǎn)生縮孔縮松傾向增大。
溫度。澆注溫度高,有利于補縮,但太高會增加液態(tài)收縮量,對縮孔、縮松不利,所以應根據(jù)具體情況合理選擇澆注溫度。
砂型的緊實度。若砂型的緊實度太低或不均勻,以致澆注后在金屬靜壓力或膨脹力的作用下,產(chǎn)生型腔擴大的現(xiàn)象,致使原來的金屬不夠補縮而導致鑄件產(chǎn)生縮孔縮松。